查看原文
其他

安全性好的品种如同"人品好",靠谱!今年种小麦,选种做到“四不要”……

王智广 农财网种业宝典 2022-05-16


2018年的小麦,冻害、倒伏、赤霉病和“烂根病”轮番上阵,让一些农民朋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减产损失。


“出水才见两腿泥”!——痛定思痛,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为2019年小麦“不减产,多增产”打好基础。


没有 “十全十美”品种,优点让你喜欢的、缺点让你可以容忍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为此,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采取“排除法”,教给广大农民朋友来“淘汰制选择品种”!——市场上的品种那么多,发现缺点就“打×”,只有最后“打×少的”才是相对安全性最好的。


  • 抗性不好的品种,如同 “人品差”的人一样,都是流氓无赖!


  • 安全性好的品种,如同 “人品好”的人一样,都是“靠谱”的!


如果卖种子的人“不靠谱”或者在你们当地口碑不好,他(她)卖的种子大多也会“很差劲”!


请记住:综合抗性好的品种未必都高产,但抗性差的一定会减产!


01不要抗冻差的品种


4月初,一场“倒春寒”导致豫、苏、皖、鲁等省份出现了“畸形穗”甚至“不抽穗”,甚至河北、山西、陕西也有部分麦田发生冻害。



同样的天气,同样的一块耕地,为啥有的品种冻害重,有的品种冻害就轻,甚至有的品种根本没有冻害呢?!


首先,要警惕一些“大穗型”或者“超大穗型”未审定的“江湖品种”(一部分由于种种缺陷而无法审定的小麦品系),这些“大穗麦”大都是20多年前的“咸阳大穗麦”或“兰考906”的后代或衍生品。


某些人为了高价卖种子,故意编织谎言而 “以农民育种家自居”,依靠没有群体的“穗子大”来忽悠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种植户!——这类“品系”抗冻能力相对偏差是“硬伤”(没有一个经过抗寒鉴定的)。



更有某省一农民卖某大穗麦种近10年,呵呵,要是“真的好”,十年间不是早就审定了吗?!要是“真的好”,按照小麦繁殖系数40倍以上计算,十年间他们当地“应该全种这个小麦”了吧?!但是的但是,他们当地的实际情况呢?!


试问,上图这个河北20年前的“大穗麦”,怎么也没有推广开呢?!



中国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家宋印明老师曾明确指出,那些“大方穗、穗下节较粗” 类型的品系(不算真正的品种),具有5大缺点:


①开花习性不好(花药小、花丝短、花粉量数量较低、有颖壳蓬松)。

②更容易招惹包括小麦赤霉病在内的穗部疾病。

③灌浆不好,籽粒容易秕瘦。

④熟相不好(就是我们说的“落黄不好”)。

⑤适应性差,抗冻抗旱能力偏差。


对于一些“优质麦品种”,河北省农科院张业伦也发出提醒,优质麦品种“藁优2018”对倒春寒敏感。



宋印明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而对小麦冻害问题“振聋发聩”:不论小麦发生了冬季冻害还是春季倒春寒,我们都能够从这些小麦自身特征特性表现中找到相同点!而且,容易发生冬季冻害的品种,也容易被“倒春寒”所伤害。


容易发生冻害的小麦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幼苗习性较为直立,假茎较长,颜色较淡或鲜艳;不论是冬季还是春季,它们都对温度反应敏感,遇有适合生长的温度就立马生长,甚至在拔节前就能够形成“疯长”态势,叶片大又长,比较宽且有“披捶”现象。缺乏生产经验的部分人还会欣赏这种类型,殊不知它们孕育着发生冻害的风险!


同时,宋老师对“鲁原502”抗冻性(抗寒性)也发出了预警——“鲁原502”的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差。但是“往往抗寒性差的小麦品种都是大穗或方穗”,能讨农民喜欢,这些也是河北山东偏南部地区农民喜好种植河南一些矮秆大穗(抗寒性偏差)小麦品种的原因,和“吃亏”原因。


特别是在“一些更干旱地区、寒冷地区,鲁原502就很少有种植”—— 什么原因呢?因为“寒旱一家”——“抗寒性不行”的品种“肯定抗旱性也不行”!


衡水旱作所赵凤武所长谈到“鲁原502”说:在他们这里“鲁原502”不行,产量不高……(作者提醒:该品种抗病鉴定对5种病害高感)。


作者建议

尽量选择“半冬性品种”(抗冻较强的)或者“冬性品种”(保定以北地区必须“冬性品种”才稳妥)。抗寒性经过“唐山遵化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鉴定为1级的为好。抗冻能力强的品种特点是:幼苗匍匐生长或半匍匐生长,植株颜色深绿或暗绿,生长比较缓慢(不是哪种“遇到高温就猛蹿”的表现),叶片偏小或者中等大小(不宽且不容易“披垂”)。


此外,同一品种,播种偏早、播量过大、沙壤土地、春季浇水早或未浇水、群体大而个体弱的麦田相对较重。而且据山东嘉祥县臧家臣调查,茎基腐病严重的地块相对冻害严重。



02不要高秆的“爱倒品种”,因为矮秆品种有太多!


抗倒的两个关键词:矮秆,茎秆质量。


“大穗”或“小穗”都与“抗倒”和“高产”无关!


因为,高产取决于“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且“综合抗性好”!


“小穗品种”要依靠“大密度维持产量”,所以,必须矮秆(75厘米以下,70厘米左右最好)。


“大穗品种”要依靠“低密度维持大穗”,所以,株高可以放宽到80厘米以上(由于群体小,大穗品种往往茎秆粗壮)。


简单地归纳一下:穗子大小与株高成正比,“小穗品种”必须矮秆,“大穗品种”必须高秆,不然,或倒伏或减产等着你呢!


请一定注意:“高密度+高秆”=容易倒伏!如果你选择一个品种亩穗数45万左右甚至以上,单穗粒数在30~40粒之间,株高偏偏在80厘米左右,那么倒伏的风险是巨大的!


矮秆品种,农民最爱!


在河南,一个株高70厘米的小麦品种“宝刀不老”——国审麦2005008“矮抗58”(作者备注:该品种亩穗数41万,穗粒数32粒,千粒重44克,中感纹枯病,但高感赤霉病和叶锈病。注意,这个品种适宜在河南,如果进入山东、河北有“冻害风险”)。



在河北,一个株高70厘米左右的“中沃麦2号”(冀审麦2016009),受到邯郸市种子管理站王兆祥站长的高度评价:“这个品种在河北,抗倒是数一数二的!”(作者提醒:该品种的抗旱和耐茎基腐病能力也较为优异)。


在山东,株高73厘米的“太麦198” (鲁审麦20160056)可谓是“叫响齐鲁大地”,固然该品种的最大“亮点”是“中抗赤霉病”,但“矮秆”的优点绝对是“如虎添翼”!


试想:如果一个品种的株高80厘米左右的“高秆品种”要抗倒伏,必然要依靠茎秆粗壮且弹性好,但是,秸秆粗壮的必然代价是——“亩成穗不高”!


比如:“潍麦8号”(鲁农审字2003028)株高85厘米,亩成穗不到30万(穗粒数43粒,千粒重49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2.48%。


再如:“山农30”(国审麦20170019)株高82厘米,亩成穗36万(穗粒数40粒,千粒重48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5.6%。


山东省农科院曹新有和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殷贵鸿院长介绍(下附图),亩产1600斤的小麦的“产量三要素”是:亩成穗45万左右、穗粒数40个以上、千粒重50克左右。以此来推算,农民朋友大田种植,一般亩成穗40万左右、穗粒数40个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就OK了,综合抗性又好,又稳定高产!



请注意:“穗子过大”(群体小)或者“穗子过小”(群体大),都不利于稳定高产!


亩成穗45万以上甚至50万左右的品种,株高必须控制在75厘米以下,不然,因为“穗子过小,亩成穗太多”容易倒伏,而且因为通风透光性差,容易病害重;另外,“穗子过大,亩成穗太少”虽然抗倒能力强但也要注意“大穗品种”抗冻差、抗病弱、灌浆差等风险。


03不要高感赤霉病的“烂头品种”:可供排除的有35个品种


据《小麦育种学》介绍:小麦品种形态对抗赤霉病的作用,主要是“影响穗部湿度”实现的——


①凡小穗排列紧密、籽粒比较大、穗粒数较多的品种,基本上是感病或重感病。

②稃毛多的品种,受害重。



1、河北2个品种



1-1【冀5265(国审麦2009016)】


▲半冬性,中晚熟,比对照品种晚熟1天。株高73厘米,亩成穗41万,穗粒数36粒,千粒重40克。抗寒性鉴定属于“抗寒性1级”,抗寒性好,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性好。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抗赤霉病”,比对照“石4185”增产6.91%。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高中水肥地块种植。


1-2【石麦19号(国审麦2009018)】


▲半冬性,中熟,株高77厘米,旗叶上冲,有干尖,亩穗数42万,穗粒数38粒,千粒重40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1级”,抗寒性好。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抗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同时“中感纹枯病”,但抗倒性属于较好,耐后期高温属于一般)。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高中水肥地块种植。



2、河南3个品种



2-1【周麦21号(国审麦2007013)】


▲弱春性,抗倒春寒能力弱。早熟,株高78厘米,平均亩穗数43万,穗粒数30粒,千粒重41克。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赤霉病”(作者提醒:注意抗冻问题)。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灌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2-2【郑麦9023(豫、鄂、皖、苏4省审定)】


▲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陕西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高抗赤霉病”,属抗扩展类型。弱春性品种,株高80~85厘米,亩成穗35万左右,穗粒数30~35粒,重45~47克(作者提醒:注意抗冻问题,以及预防倒伏)。


2-3【新麦21(国审麦2009014),邓州网友推荐该品种】


▲弱春性偏半冬性,中晚熟,比对照晚熟2天。株高85厘米,抗倒性较好。亩穗数42万,穗粒数34粒,千粒重41克。冬季抗寒性好,耐倒春寒性较好。有一定耐旱性,耐后期高温,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对纹枯病、叶锈病、白粉病均表现中感,但株高偏高,注意防倒)。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3、山东6个品种



3-1【太麦198(鲁审麦20160056)】


▲冬性,越冬抗寒性较好。株高73厘米,较抗倒伏。亩有效穗44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44克,抗病鉴定属于“中抗赤霉病”( 作者提醒:该品种的优点中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6.2%。


3-2【齐民7号(鲁农审20160062)】


▲据报道属于“中抗赤霉病” ,但是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的有限公开信息是:该品种的母本是河南品种“矮抗58”,推广建议是“在山东省旱肥地块种植”,其它没有更多公开信息(作者提醒:该品种的母本是河南品种,抗冻性偏弱;不推荐在高肥水地块种植,说明增产潜力不大。2018年在安徽阜阳有人种植几十亩,抗病没有突出表现)。


3-3【泰麦18(鲁农审2008056号)】


▲半冬性,比“潍麦8号”早1天。株高74厘米,抗倒性较好,亩有效穗33万,穗型长方,穗粒数44粒,千粒重41克。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属于“中抗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中感纹枯病”)。


3-4【山农25号(鲁农审2014040)】


▲冬性,株高70厘米,较抗倒伏,比“鲁麦21”晚1天;亩有效穗40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38克,抗病鉴定结“中感赤霉病”。越冬抗寒性较好,抗旱性强。


3-5【泰山28(鲁农审2013048)】


▲冬性,越冬抗寒性好。株高73厘米,抗倒性中等,熟相中等。亩有效穗43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43克,抗病鉴定属于“中感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的优点是“中感纹枯病”,但2013年生产试验部分试点遇倒春寒危害顶部小穗不育)。


3-6【儒麦1号(鲁农审2014038)】


▲冬性,抗倒性好,熟相好。比“济麦22”早1天。株高80厘米,亩有效穗34万,穗粒数41粒,千粒重42克,抗病鉴定结果属于“中感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优点是“中感纹枯病”,但是株高偏高,且越冬抗寒性较好)。


4、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组鉴定的9个小麦品种(部分品种请注意审定公告的差异)



4-1【徐农029(苏审麦20160007)】


▲半冬性,中熟,抗寒性较好。株高84厘米,亩有效穗40万,穗34粒,千粒重42克,中感或中抗赤霉病(严重度1.75~2.58)。适宜在江苏省沿淮麦区及淮北麦区晚茬口种植。


4-2【紫麦19(皖麦2013001)】


▲适宜淮北区(品种来源“烟农19×潍麦8号”),株高87厘米左右,亩穗数38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45克,比对照品种晚熟1天,中感赤霉病(严重度3.50)。


4-3【郑麦9023(4省审定)】


▲详见本部分2-2介绍。


4-4【徐麦31(国审麦2011005)】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株高83厘米,亩穗数41万、穗粒数32粒、千粒重43克(作者提醒:江苏审定公告属于“感赤霉病”,国审公告的抗病鉴定属于“高感赤霉病”冬季抗寒性一般,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性一般。耐旱性一般)。


4-5【濮兴8号(豫审麦20180014)】


▲半冬性,株高76~81厘米,亩穗数36~40万,穗粒数33~37粒,千粒重44~49克(作者提醒:审定公告的抗病鉴定是“高感赤霉病”,耐倒春寒能力一般,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一般)。      


4-6【宛麦202(豫审麦20180049)】


▲半冬性特殊用途类型小麦品种, 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2~85厘米,株型松散,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一般。亩穗数31~37万,穗粒数36~41粒,千粒重38克(作者提醒:审定公告的抗病鉴定是“高感赤霉病”)。      


4-7【瑞华麦520(国审麦2014006)】


▲半冬性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一般。株高78厘米,亩穗数42万,穗粒数31粒,千粒重40克(作者提醒:审定公告的抗病鉴定是“高感赤霉病”,抗倒性一般)。


4-8【西农3517(豫引麦2011003)】


▲半冬性中晚熟强筋品种,株高72~84厘米,抗倒性较好;亩穗数39万,穗粒数39粒,千粒重39克(作者提醒:审定公告的抗病鉴定是“高感赤霉病”,受倒春寒影响,穗下部有缺粒现象)。


4-9 【西农511(国审麦20180040)】


▲半冬性,耐倒春寒能力中等。株高79厘米,亩穗数37万,穗粒数38粒,千粒重42克(作者提醒:审定公告的抗病鉴定是“高感赤霉病”,株高偏高,抗冻能力中等)。


5、江苏7个品种



5-1【生选6号( 国审麦2009004 )】


▲春性,成熟期比对晚熟2天,春季抗寒性与对照相当。株高79厘米,抗倒性中等偏强。平均亩穗数33万,穗粒数39粒,千粒重39克。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高抗赤霉病”。


5-2【扬辐麦4号(苏审麦200801)】 


▲该品种抗寒性强, 耐肥抗倒性较强,株高86厘米,亩有效穗30万穗,每穗41粒,千粒重41克。接种鉴定结果属于“中抗赤霉病”。


5-3【宁麦13 (国审麦2006004)】


▲春性,株高80厘米左右,亩穗数32万,穗粒数39粒,千粒重39克。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抗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高感纹枯病”,抗寒性比对照扬麦158弱,抗倒力中等偏弱)。


5-4【宁麦16(国审麦2009003)】


▲春性,株高87厘米左右,平均亩穗数30万,穗粒数43粒,千粒重41克。抗倒性中等偏低。春季抗寒性与对照相当,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抗赤霉病”。


5-5【扬12-25】


▲ 2016年秋播已进入浙江省生产试验。春性,株高81厘米,亩有效穗30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1克。 2014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属于“中抗赤霉病”(含Fhb1)。


5-6【淮麦30(国审麦2013017)】


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冬季抗寒性一般,耐倒春寒能力偏弱。耐热性好。株高80厘米,亩穗数44万,穗粒数29粒,千粒重44克。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感赤霉病”。


5-7【华麦6号(国审麦2016004)】


▲春性,株高83厘米,抗倒性较好。亩穗数33万,穗粒数39粒,千粒重39克。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属于“高感纹枯病”)。


6、部分农民朋友推荐的3个品种



6-1【扬麦22(国审麦20102004)】


▲春性品种,株高82厘米,亩穗数30~34万,穗粒数39粒,千粒重39克。抗病鉴定属于“中感赤霉病”。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地区、浙江中北部地区种植。



6-2【扬麦25(国审麦2016003)】


▲春性品种,株高83厘米,抗倒性较好。亩穗数33万,穗粒数39粒,千粒重39克。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株高偏高)。


6-3【宁麦26(国审麦20160005)】


▲春性,株高82厘米,亩穗数32万穗,穗粒数37粒,千粒重42克。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同时“中抗纹枯病”,但抗倒性较弱)。适宜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淮南地区、安徽淮南地区、上海、浙江、湖北中南部地区、河南信阳地区种植。


7、安徽2个品种



7-1【亿麦9号(国审麦2016005)】


▲春性(品种来源“郑麦9023×亿6325”),株高81厘米,亩穗数31万穗,穗粒数39粒,千粒重41克。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高感纹枯病,抗倒性一般)。


7-2【濉1216(皖麦2016034)】


▲半冬性,抗寒性较好。平均株高89厘米,抗倒伏能力偏弱。亩穗数43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5克。抗性鉴定属于“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30~2.80)、中感或感纹枯病(病指38~50)。


8、湖北2个品种



8-1【鄂麦580(鄂审麦2012001)】


▲株高 86厘米,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赤霉病”。


8-2【鄂麦170(鄂审麦2014001)】


▲株高 79厘米,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赤霉病”,田间倒伏轻于郑麦9023。


作者建议

除了选择一个适合当地的,抗耐赤霉病能力较好的品种之外(同时要注意该品种的抗冻、抗倒、抗旱、抗耐土传病害等其它优点或缺点),一定要注意三点:


一是注意喷药时期。在小麦抽穗后(扬花前)喷施一次高效内吸杀菌剂组合,是重中之重,关键的关键——黄河以南麦区,多雨年份要喷施2次以上。


二是注意用药品类。杀菌剂尽量采取3~4种强内吸型杀菌剂混用:可选择“50%噻呋酰胺(噻氟酰胺)”+“80%戊唑醇”或“10%苯醚甲环唑”或“8%氟硅唑”+80%乙蒜素+45%咪鲜胺或25%氰烯菌酯等,同时加配“蓝色晶典”和“农喜十乐素”等营养调节型抗逆增产剂。尽量不要使用“多菌灵”或“吡唑醚菌酯”或 “嘧菌酯”或“醚菌酯”等刺激赤霉毒素的产品(据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的研究结果)。


三是注意用水量。很多农民朋友往往一亩地用一桶药水“喷喷完事”,折合到每一株麦株上的药水“不到一个麦粒的重量”——用水量太少,再加上你用的杀菌剂不对路,或者杀菌剂含量低(杀菌效果取决于亩用纯药量),所以一些河南农民“打了三遍药,赤霉病依然40%白穗”就不奇怪了。所以,请一定引以为戒。


04不要高感病的“烂根品种”,可供挑选的有24个品种


导致小麦“烂根”的病害有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4种。当前的“高抗品种”甚少,只有相对“耐性好一些的”品种以及一些育种资源材料。



1、河北5个



1-1【农大212(冀审麦2013011号)】


▲田间表现为“耐茎基腐病”。 冬性,中熟,株高72厘米,亩穗数39万,穗粒数31个,千粒重43克,抗寒性基本与“京冬8号”相当,比“京冬8号”增产10%以上(作者提醒:抗旱性能特别优越)。


1-2【邯00-7086(国审麦2007014)】


▲半冬性,株高75厘米,较抗倒伏,抗寒性较好。比对照“石4185”晚1天。亩成穗38万,穗粒数38粒,千粒重38克。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中高水肥地种植。


1-3【凯麦8978】


▲育种家刚刚育成,3年后供种。对茎基腐病抗性非常突出。


1-4【衡4399(冀审麦2008002)】


▲田间表现“耐茎基腐病”。半冬,性,株高72厘米,亩穗数45万,穗粒数34粒,千粒重40克。


1-5【石麦19号(国审麦2009018)】


 ▲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优点是,该品种同时“中抗赤霉病”)。详见三部分。



2、河南8个



2-1【周麦24号(豫审麦2009002)】


▲半冬性,中熟,抗寒性较好;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晚,两极分化慢。株84厘米,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抗纹枯病”且“中抗叶枯病”(作者提醒:据《河南农业科学》报道,该品种属于“中抗根腐病”)。


2-2【新麦21(国审麦2009014)】


▲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最大的优点是:同时对赤霉病、叶锈病、白粉病均表现中感。详见第三部分介绍。


2-3【郑麦9962(豫审麦2009004)】


▲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偃展4110”晚1天。冬季抗寒性中等,对春季低温敏感,抗倒春寒能力较差。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株高77厘米左右。亩穗数43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3克。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但高感“赤霉病”(作者提醒,据《河南农业科学》报道:该品种属于“抗根腐病”)。


2-4【周麦25号(豫审麦2011018)】


▲半冬性,中晚熟,抽穗偏晚。株高75厘米,亩穗数41~44万,穗粒数33粒,千粒重42克。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和接种试验,属于“中感纹枯病”( 作者提醒:该品种高感赤霉病,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性较好)。


2-5【许科718(豫审麦2012001)】


▲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冬季抗寒性一般,春季返青晚,起身慢,受春季低温影响较小。株高82厘米,茎秆粗壮有弹性,抗倒伏能力强。亩成穗35~40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8~50克。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属于“中抗纹枯病”(作者提醒:该品种“中抗叶枯病和叶锈病”,但“高感赤霉病”,株高偏高一些,应注意化控矮化处理。但有两位种植户评价不低)。


2-6【郑麦103(豫审麦2014019)】


▲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74~79厘米,抗倒性中等,株行间通风透光性。亩穗数41万,穗粒数31~34粒,千粒重43~48克。抗病接种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所夏明聪老师介绍,该品种对赤霉病耐性相对较好,而且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


2-7【周麦32号(国审麦20180021)】


▲半冬性,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熟2天。株高78厘米,亩穗数41万,穗粒数32粒,千粒重45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 作者提醒:该品种高感赤霉病,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性较好)。


2-8【同舟麦916(国审麦2006006)】


▲弱春性,中早熟,株高78厘米,亩成穗42万,穗粒数33粒,千粒重41克。冬季抗寒性和抗倒春寒能力强。接种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 作者提醒:该品种高感赤霉病,抗倒性一般)。



3、山东9个



3-1【太麦198(鲁审麦20160056)】


▲抗病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 且“中抗赤霉病”和“中感白粉病”,详见三部分。


3-2【泰麦18(鲁农审2008056号)】


▲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且“中抗赤霉病”,详见第三部分介绍。


3-3【泰山28(鲁农审2013048)】


▲抗病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 且“中抗赤霉病”, 详见第三部分介绍。


3-4【儒麦1号(鲁农审2014038)】


▲抗病鉴定结果属于“中感纹枯病” 且“中抗赤霉病”,详见第三部分介绍。


3-5【齐麦2号(国审麦20170017)】


▲半冬性,株高80厘米,茎秆细、韧性较好。穗层不整齐,熟相较好。穗数42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45克。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但“高感赤霉病”(作者提醒:该品种鲁农审2014037抗病鉴定却属于“高感纹枯病”但“中感赤霉病”,株高偏高)。


3-6【山农24号(国审麦20180057)】


▲半冬性,比对照品种熟期略晚。株高82厘米。亩穗数45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2克。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作者提醒:该品种国审高感赤霉病,但鲁农审2013047中感赤霉病,高感纹枯病。株高偏高)。


3-7【山农28号(国审麦20170018)】


▲半冬性,抗寒性好。株高81厘米,株型稍松散,穗层不整齐,茎杆细,弹性较好。亩穗数47万穗,穗粒数31粒,千粒重47克。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作者提醒:该品种鲁农审2014036抗病鉴定结果,属于“中感赤霉病”和“中感纹枯病”,越冬抗寒性中等;而且鞠正春观点是“中感赤霉病”。株高偏高)。


3-8【山农30号(国审麦20170019)】 


▲半冬性,抗寒性好。株高82厘米,亩穗数37万,穗粒数40个,千粒重48克。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感纹枯病”(作者提醒:株高偏高。抗倒性一般)。


4、江苏2个



4-1【徐麦30(苏审麦200704 )】


▲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分蘖成穗率高,株高85厘米,抗倒性强。每亩38~45万 ,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2~45克。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结果:属于“中抗纹枯病”。


4-2【宁麦26(国审麦20160005)】


▲抗病性鉴定属于“中抗纹枯病”, 详见第三部分介绍。


作者建议

除了选择一个综合抗性好的适合品种之外,在种植技术上要记住几点“真科技的妙招”:


智慧用肥、适当晚播、适当深耕、播后镇压,播前包衣处理加春季“两喷八防”(因为“三治也不如一防”啊,在抜节期、扬花期选用3种杀菌剂+2种增产剂各喷施一次)等,以实现“良种配良法,稳产更高产”!


作者备注

【一】据2018年第19期《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报道,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和江苏这5个省份,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75%。适应机械化收获的“高产、矮秆、抗逆、优质” 的品种得到大面积普及。因此,作者筛选品种侧重于了冀鲁豫苏皖这5省的小麦品种筛选排除,其它省份的小麦品种。


【二】小麦资深育种家郑天存老师指出:当前多数“优质专用品种”存在“抗冻”、“抗赤霉病”、“抗倒伏”等抗性较弱的问题,这方面,请一些“狂热分子”千万注意。


【三】宋印明老师指出:不论是从小麦生产或小麦生产模式上还是从小麦品种和小麦育种上来说,适当的降低头数(单位面积穗数),适当的提高单穗重将是最有效的途径;而单穗重的提高,不是指望的穗子有多大、多长,而是在一定穗粒数基础上单穗重的稳定。


作者丨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   王智广金草帽农技专家电话微信:1326 1580 978


- End -


编辑丨农财君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